職場溝通藝術|張力仁老師
職場工作關係的建立
2023 May 29 主管的職場溝通藝術
學問及本領要發揮到最終的效率,就要靠溝通。
~台積電董事長 張忠謀
職場工作關係的建立
我們常說,找到對的人,事情就容易一半。但是,不管你是內升或者是空降的新任主管,我們並不一定一開始就擁有「人員招募」的權力,而且除非現有部門的人力原本就嚴重缺乏,不然新官上任,我也不建議馬上就開始大舉「招兵買馬」,這樣可能也會引起內部不必要的揣測或恐慌。因此,我們就必須先和部門內「現有的」所有成員一起共同生活與工作。
我個人很喜歡將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觀念,借用在管理實務當中,設計思考是一個以人為設計的出發點,運用同理心,站在使用者及各個關係人的角度,發掘他們的需求、需要及痛點,並以此為基礎,思考真正貼近使用者的設計。設計思考鼓勵即早發現問題,即早面對失敗的心態,寧可在早期成本與時間投入相對較少的狀況,早點知道失敗,並作相對應的修正。
同樣的,既然在職場工作中我們避免不了「人」的問題,那我們就用人的角度來探討,到底有哪些人出現在我們的工作中,而這些人又個別有哪些影響力,為了讓工作能夠順利進行與完成,這些人對我們工作的期望,以及他們的特質與互動模式又有哪些?目的是早點瞭解我們在工作或專案進行的過程當中,會面對哪些可能的溝通與互動的障礙,而讓我們能夠即早做調整與因應。
空降上任的Michael
Michael,今年38歲,興趣是玩手遊、攝影、登山,以及騎自行車,專長業務行銷,尤其很會做客戶服務。過去曾在A公司服務將近10年,因為邏輯強,服務的客戶也多,大家公認他的服務的功力最好,所以部門裡與客戶相關的工作,也由他來負責。
去年,加入了B公司,帶領業務行銷處下的行銷企劃部,負責行銷企劃與市場調查的工作。這裡的工作方式跟以前不一樣。上面的老闆Andy很喜歡交待工作細節,與要求工作順序,不喜歡別人的提問或者建議。每次只要Michael提問,明明是更好的方法,Andy不是告訴Michael這不是他要的,就是說這裡的經驗跟文化不這樣做,幾次之後,講再多也沒用,Michael就按照Andy要做的方式去做,心想反正也不用動腦,只是比較浪費時間也沒有效率,就像是在應付一個有代溝的老人家。
不過,近期Michael覺得Andy經常找他麻煩,總是不讓他外出服務客戶,卻指派一些沒他覺得沒什麼貢獻的工作,比如說Andy常交代Michael代為參加內部管理會議,並於會後整理會議紀錄,轉寄給所有部門主管,以及副本給CEO。有一天Michael竟然不管什麼工作內容,都副本給所有部門主管以及CEO,而且內容還有很多錯誤與過時的訊息。這讓Andy非常不開心,直問Michael為什麼搞不清楚事情的大小就亂寄信。另外也針對Michael發給客戶的信件的內容,表示太過繁雜沒重點,請Michael重寫再寄。相較於以前在A公司的時候,Michael只要動動嘴巴就能做事,這裏真的是處處被制約。Michael私下求證過一些同事,證實Andy對他的方式真的跟別人不同,被挑被念的次數比他們加起來的多太多了。
對主管來說,最難適應的大多是「人」的問題,而較少是「事」的問題。從案例中Michael與Andy之間的互動過程中就可以發現,Michael是一個喜歡與他人互動,做事俐落,性格較為開放的人,但是他的主管Andy看起來卻是一個比較謹慎,實事求是,要求細節的人,因此兩人在對做事的品質,以及對訊息發布的認知上,就有著不同的差異。若是兩個人能夠理解彼此的特質與想法,以及做良好的工作分派與指導溝通,就能在日後的工作產生良好的互動。
職場溝通是門大學問
根據過往輔導與培訓的經驗,所有主管或部屬排名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問題」,如何做才會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呢? 各種的說法都很多。有人說要能以身作則、規劃願景、懂得因材施教、工作說清楚講明白,對於部屬的溝通要有話實說…等。
針對2021年上課的所有主管做了一個調查, 請大家從各種管理職能當中選擇一個他認為理想主管最重要的一個特質或能力那個會是什麼呢? 經過400多位學員的票選得到以下的統計數據:
好主管應具備的特質或能力
透過這張統計圖表,我們可以知道「溝通能力」佔了所有應具備能力將近1/4,顯示其重要性,然而,既然這麼重要,為什麼我們在職場溝通仍舊面對這麼多障礙與問題呢?
根據這些主管們的統計資料顯示,造成職場溝通的障礙有:
專業認知不同,不懂得換位思考;每個人都有其個性與風格,以及溝通的雷區;不會使用好的溝通語言進行工作與人際上的溝通,所以經常產生衝突。
職場溝通的藝術-個位好
在正式專案啟動,或日常工作的進行中,免不了就是要進行一連串溝通、互動,以及合作的過程,所謂「志同道合」合作愉快。
在第一章第三節中我們提到「盤點工作關係人」,其目的是為了瞭解和我們工作有關係的人有哪些,以及這些關係人對我們工作的影響力,以作為日後工作上能夠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人,溝通對的事項,以及暸解需求與期望的重要參考依據。
當然在職場中也可能有「非正式工作關係」的友誼,這些也有可能間接影響我們在工作中的關係排序,這也就是為什麼企業內部常常會有「購物團」、「吃飯幫」、「運動組」,這些非正式團體的影響力有時候也會左右職場溝通的結果。因此,主管針對「非正式」重要關係人的認識,也是對本身職場人際關係有決定性的幫助。
職場溝通的藝術,遵循「個、位、好」三大原則,也就是暸解「彼此的個性」、「換位思考」,以及運用「好的溝通模式」來進行有效的溝通。
在本節我們提到了
~台積電董事長 張忠謀
職場工作關係的建立
我們常說,找到對的人,事情就容易一半。但是,不管你是內升或者是空降的新任主管,我們並不一定一開始就擁有「人員招募」的權力,而且除非現有部門的人力原本就嚴重缺乏,不然新官上任,我也不建議馬上就開始大舉「招兵買馬」,這樣可能也會引起內部不必要的揣測或恐慌。因此,我們就必須先和部門內「現有的」所有成員一起共同生活與工作。
我個人很喜歡將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觀念,借用在管理實務當中,設計思考是一個以人為設計的出發點,運用同理心,站在使用者及各個關係人的角度,發掘他們的需求、需要及痛點,並以此為基礎,思考真正貼近使用者的設計。設計思考鼓勵即早發現問題,即早面對失敗的心態,寧可在早期成本與時間投入相對較少的狀況,早點知道失敗,並作相對應的修正。
同樣的,既然在職場工作中我們避免不了「人」的問題,那我們就用人的角度來探討,到底有哪些人出現在我們的工作中,而這些人又個別有哪些影響力,為了讓工作能夠順利進行與完成,這些人對我們工作的期望,以及他們的特質與互動模式又有哪些?目的是早點瞭解我們在工作或專案進行的過程當中,會面對哪些可能的溝通與互動的障礙,而讓我們能夠即早做調整與因應。
空降上任的Michael
Michael,今年38歲,興趣是玩手遊、攝影、登山,以及騎自行車,專長業務行銷,尤其很會做客戶服務。過去曾在A公司服務將近10年,因為邏輯強,服務的客戶也多,大家公認他的服務的功力最好,所以部門裡與客戶相關的工作,也由他來負責。
去年,加入了B公司,帶領業務行銷處下的行銷企劃部,負責行銷企劃與市場調查的工作。這裡的工作方式跟以前不一樣。上面的老闆Andy很喜歡交待工作細節,與要求工作順序,不喜歡別人的提問或者建議。每次只要Michael提問,明明是更好的方法,Andy不是告訴Michael這不是他要的,就是說這裡的經驗跟文化不這樣做,幾次之後,講再多也沒用,Michael就按照Andy要做的方式去做,心想反正也不用動腦,只是比較浪費時間也沒有效率,就像是在應付一個有代溝的老人家。
不過,近期Michael覺得Andy經常找他麻煩,總是不讓他外出服務客戶,卻指派一些沒他覺得沒什麼貢獻的工作,比如說Andy常交代Michael代為參加內部管理會議,並於會後整理會議紀錄,轉寄給所有部門主管,以及副本給CEO。有一天Michael竟然不管什麼工作內容,都副本給所有部門主管以及CEO,而且內容還有很多錯誤與過時的訊息。這讓Andy非常不開心,直問Michael為什麼搞不清楚事情的大小就亂寄信。另外也針對Michael發給客戶的信件的內容,表示太過繁雜沒重點,請Michael重寫再寄。相較於以前在A公司的時候,Michael只要動動嘴巴就能做事,這裏真的是處處被制約。Michael私下求證過一些同事,證實Andy對他的方式真的跟別人不同,被挑被念的次數比他們加起來的多太多了。
對主管來說,最難適應的大多是「人」的問題,而較少是「事」的問題。從案例中Michael與Andy之間的互動過程中就可以發現,Michael是一個喜歡與他人互動,做事俐落,性格較為開放的人,但是他的主管Andy看起來卻是一個比較謹慎,實事求是,要求細節的人,因此兩人在對做事的品質,以及對訊息發布的認知上,就有著不同的差異。若是兩個人能夠理解彼此的特質與想法,以及做良好的工作分派與指導溝通,就能在日後的工作產生良好的互動。
職場溝通是門大學問
根據過往輔導與培訓的經驗,所有主管或部屬排名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問題」,如何做才會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呢? 各種的說法都很多。有人說要能以身作則、規劃願景、懂得因材施教、工作說清楚講明白,對於部屬的溝通要有話實說…等。
針對2021年上課的所有主管做了一個調查, 請大家從各種管理職能當中選擇一個他認為理想主管最重要的一個特質或能力那個會是什麼呢? 經過400多位學員的票選得到以下的統計數據:
好主管應具備的特質或能力
分類 | 數量 | 百分比 |
溝通能力 | 108 | 24.11% |
當責 | 90 | 20.09% |
情緒管理 | 56 | 12.50% |
專業能力 | 46 | 10.27% |
領導力 | 44 | 9.82% |
解決問題的能力 | 42 | 9.38% |
個人特質 | 24 | 5.36% |
決策力 | 22 | 4.91% |
學習力 | 12 | 2.68% |
執行力 | 4 | 0.89% |
總計 | 448 |
透過這張統計圖表,我們可以知道「溝通能力」佔了所有應具備能力將近1/4,顯示其重要性,然而,既然這麼重要,為什麼我們在職場溝通仍舊面對這麼多障礙與問題呢?
根據這些主管們的統計資料顯示,造成職場溝通的障礙有:
專業認知不同,不懂得換位思考;每個人都有其個性與風格,以及溝通的雷區;不會使用好的溝通語言進行工作與人際上的溝通,所以經常產生衝突。
職場溝通的藝術-個位好
在正式專案啟動,或日常工作的進行中,免不了就是要進行一連串溝通、互動,以及合作的過程,所謂「志同道合」合作愉快。
在第一章第三節中我們提到「盤點工作關係人」,其目的是為了瞭解和我們工作有關係的人有哪些,以及這些關係人對我們工作的影響力,以作為日後工作上能夠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人,溝通對的事項,以及暸解需求與期望的重要參考依據。
當然在職場中也可能有「非正式工作關係」的友誼,這些也有可能間接影響我們在工作中的關係排序,這也就是為什麼企業內部常常會有「購物團」、「吃飯幫」、「運動組」,這些非正式團體的影響力有時候也會左右職場溝通的結果。因此,主管針對「非正式」重要關係人的認識,也是對本身職場人際關係有決定性的幫助。
職場溝通的藝術,遵循「個、位、好」三大原則,也就是暸解「彼此的個性」、「換位思考」,以及運用「好的溝通模式」來進行有效的溝通。
在本節我們提到了
- 在職場工作中以人的角度來探討,到底有哪些人出現在我們的工作中,又個別有哪些影響力,這些人對我們工作的期望,以及他們的特質與互動模式又有哪些?
- 造成職場溝通的障礙有:專業認知不同,不懂得換位思考;每個人都有其個性與風格,以及溝通的雷區;不會使用好的溝通語言進行工作與人際上的溝通,所以經常產生衝突。
- 職場溝通的藝術,遵循「個、位、好」三大原則,也就是暸解「彼此的個性」、「換位思考」,以及運用「好的溝通模式」來進行有效的溝通。
0則留言